期刊简介

本刊登载内容为人与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噬菌体和病毒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成就,新进展。读者对象为病毒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者以及病毒学的医务工作者。是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在国外是MEDLINE、MEDLARS数据库,《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等的来源刊,在国内是《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摘》等的来源刊。已经加入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主要栏目有论著、简报、综述、述评、信息。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微生物学会

出版部门: 《病毒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87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865/R

邮发代号: 82-227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86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病毒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病毒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微生物学会
  • 国际刊号:1000-8721
  • 国内刊号:11-1865/R
  • 出版周期:
  •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期刊收录:
病毒学报杂志介绍

本刊登载内容为人与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噬菌体和病毒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成就,新进展。读者对象为病毒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者以及病毒学的医务工作者。是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在国外是MEDLINE、MEDLARS数据库,《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等的来源刊,在国内是《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摘》等的来源刊。已经加入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主要栏目有论著、简报、综述、述评、信息。

本刊栏目设置
病毒研究专题论著、流感病毒研究论著、人类病毒研究论著、动物病毒研究论著、昆虫病毒研究论著、病毒研究专题综述、综述、信息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病毒学报杂志投稿须知

病毒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作者投稿编审平台成功后,2个工作日内会收到初审意见,10个工作日内完成同行专家评审。经评审后需要补充或修改的论文稿件,作者应在1个月内尽早将修回稿、修回盲审稿、高清图表以及作者答复意见上传至投稿编审平台;同时将上述文件以电子邮件发送到编辑部信箱。投稿刊登与否由《病毒学报》编委会审议后决定。

  论文学术审定通过后接受。出版审定(三审)达到出版标准后进行清样制作。《病毒学报》编辑部会将论文清样、资料版面费通知及稿酬发票等相关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给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等。作者认真校对之后需在清样首页右上角亲笔签名,在规定时间内发送清样扫描件至编辑部邮箱,并将校对清样签字原件邮寄至编辑部。作者需按时汇款至《病毒学报》编辑部指定的承办单位帐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并注明汇款用途(病毒学报资料版面费)及作者姓名和稿件编号等。作者将汇款单据扫描件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病毒学报》编辑部。承办单位收到汇款后将及时开具发票并以快递到付方式寄给作者。

  《病毒学报》论文排版清样三校核红后定稿,论文单篇网络首发出版,优先数字出版传播,并编入国内外有关数据库,之后彩色印刷版出版发行。《病毒学报》编辑部将免费寄送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2册当期样刊;若需更多期刊或单行本,请及早申请并承担有关费用。论文发表后,作者稿酬将一次性发放给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第一作者¥100.00元/版;通讯作者¥200.00元/版,不含参考文献版面)。


期刊引用
病毒学报杂志影响因子
病毒学报杂志发文量
病毒学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病毒学报杂志往期文章
  •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作为载体用于病毒样颗粒疫苗研究的主要进展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epatitisBviruscoreantigen,HBcAg)是乙肝病毒的核壳结构蛋白,由183~185个氨基酸组成,大小约21~23kD.HBcAg由于其能自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particle,VLP)、高表达、易纯化以及强免疫原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一个高效安全且应用广泛的VLP载体,可用于各种病原的疫苗研发.发展至今已有数十种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的相关......

    作者:杨星钰;薄洪;舒跃龙 刊期: 2012- 03

  • 三个HIV-1广谱中和表位与HBV S抗原融合表达可诱导小鼠特异性抗体应答

    为了增强HIV-1交叉中和表位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使用PCR克隆技术将HIV-1三个具有一定广谱中和活性的线性抗原表位ELDKWA(简称2F5)、NWFDIT(简称4E10)和GPGRAFY(简称447-52D)基因分别融合到HBVS基因的3味端,构建了分别表达这三种融合基因的天坛株重组痘苗病毒疫苗RVJ1175S-2F5、RVJ1175S-4E10和RVJ1175S-447-52D,使用这三种重组......

    作者:李学仁;陈红;王文;邓瑶;齐香荣;高瑛瑛;孟昕;谭文杰;阮力 刊期: 2008- 04

  • 病毒白介素10(vIL-10)的研究进展

    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是一种同时具有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但其主要作用是免疫抑制.病毒在感染宿主时,能通过上调宿主IL-10的表达或通过编码与宿主相似的IL-10,即病毒IL-10(viralIL-10,vIL-10),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和清除.目前已知有21种病毒能够编码vIL-10.本文根据已有的报道,从vIL-10的基因结构、转录表达、来源及进化、生......

    作者:阳瑞雪;周瑶佳;何汶璐;汪开毓;耿毅;欧阳萍 刊期: 2018- 01

  • 西瓜花叶病毒中国分离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

    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mosaicvirus,WMV)是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成员,主要危害西瓜和甜瓜,引起花叶病.在田间,该病害主要由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

    作者:张建新;吴云锋;王睿;罗朝鹏 刊期: 2007- 02

  • 2003~2012年北京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腺病毒监测及流行型别分析

    2003~2012年连续10年对北京地区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腺病毒(Adenovirus,ADV)的监测,了解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ADV感染状况和流行型别.收集39214份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包括来自住院及重症监护患儿的32016例鼻咽分泌物标本及门诊的咽拭子标本7198例)进行病毒分离和/或免疫荧光法进行ADV检测,对其中848份毒株和/或阳性标本提取DNA,通过两套巢式聚合酶链反......

    作者:邓洁;钱渊;赵林清;朱汝南;王芳;孙宇;田润 刊期: 2013- 06

  • 含有人H5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候选疫苗株在小鼠体内诱发细胞免疫反应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H5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候选疫苗株,并考察其在BALB/C小鼠体内的细胞免疫效果.本研究选用流感病毒A/Anhui/1/2005(H5N1)的NA基因为研究对象,分别将野生型和按照人密码子优化的NA基因插入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并鉴定了两种重组腺病毒rAdV-WtNA和rAdV-Mod.NA,纯化后病毒在第0周和第4周以肌肉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两次,免疫剂量是10......

    作者:马晶;张晓光;陈红;李魁彪;张晓梅;张柯;杨亮;徐红;舒跃龙;谭文杰;曾毅 刊期: 2009- 05

  •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现我国首例库波热病毒

    针对西非安哥拉回国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筛查其可能携带的传染病病原体.采用荧光PCR的方法对口岸重点关注的黄热病毒、寨卡病毒、登革病毒等病原体进行筛查;采用深度测序的方法,搜索病毒库、细菌库、寄生虫库,进行序列比对筛查各类病原体,采用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获得病原体全基因组序列.2017年1月2日凌晨1点,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国境口岸卫生监督检测重点实验室接到一份紧急样本,样本来自1名安哥拉回国的2......

    作者:张子龙;何鲖鲖;李深伟;童贻刚;田桢干 刊期: 2017- 03

  • EV71的感染和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

    EV71是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部分感染儿童会出现疱疹性咽峡炎以及严重的肺水肿和/或脑干脑炎.近几年,EV71感染引起的疾病机制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本文针对目前EV71的敏感细胞、EV71感染激活的信号途径以及EV71感染活化的天然免疫应答或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EV71抗病毒药物研制和免疫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谢广成;段招军 刊期: 2016- 04

  •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ECHO11病毒的基因特征分析

    该文首次分析了我国ECHO11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1999~2004年,ECHO11病毒是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分离到的优势毒株,2003年从山东省482例AFP病例中共分离到11株ECHO11病毒,其中相关的10例病例分布跨越山东省大部分地区,但发病日期集中在7月和12月.该研究试图通过对VP1编码基因全序列的测定和分析,为探讨ECHO11病毒与AFP之间的病因关系提供线索.分......

    作者:刘桂艳;许文波;纪峰;张勇;王海岩;李岩;严冬梅;徐爱强 刊期: 2006- 01

  • H7N9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变异的研究进展

    2018年是自1918年H1N1“西班牙流感”首次流感大流行以来第100周年.与近代历史上致命的大流行有关的流感,一般由人畜共患流感病毒引起,通过累积变异跨越动物-人类屏障,导致人类流感,临床表现可以从轻微的呼吸道疾病到多器官功能障碍.H7N9禽流感病毒跨越动物——人类屏障在中国已引起五波流感大流行,死亡率较高.目前仅存在有限的人传人,但如果它们能够有效地完成人与人之间传播,特别是通过空气传播,无......

    作者:李艳华;高海女;杨仕贵;李兰娟 刊期: 2018- 06